🎬 Newlearnerの自留地「流媒体周报」#187
🔍 重点关注
▎汉斯·季默的 Criterion Collection 片单推荐
🔗:YouTube
清明假期期间,确实没有太多值得一说的业内新闻,恰好汉斯·季默下个月来国内开演奏会,聊聊他推荐的片单
首先介绍一下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标准收藏),这个组织成立于 1984 年,目的很明确:以最严谨的数码科技及制造标准,把在世界影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以最接近导演及制作人的构想,来重现影片的本来面貌,再度重新发行影碟及 DVD
该组织不定期会邀请一些名人,展示他们认为值得推荐的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藏品,汉斯·季默的推荐有:
•《阿尔及尔之战》/ 吉洛·彭泰科沃
•《夜与雾》/ 阿伦·雷乃
•《安德烈·卢布廖夫》/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席德与南茜》/ 亚力克斯·考克斯
•《鬼怪屋》/ 大林宣彦
•《迷幻演出》/ 尼古拉斯·罗伊格 / 唐纳德·卡梅尔
•《女友礼拜五》/ 霍华德·霍克斯
•《莱斯·布兰克:寻找快乐》十四部作品和八部相关短片的合集
• 大卫·里恩&诺埃尔·考沃德合作影片套装等
📌 一周简报
1️⃣ 1990 年经典英剧《憨豆先生》上线 B 站,会员可看 14 集
2️⃣《塞尔达传说》电影锁定 2027 年,消息称任天堂与索尼影业将推三部曲
3️⃣ 大卫·芬奇执导,影片《好莱坞往事》将拍摄续集,由前作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撰写剧本
4️⃣《白头神探:智斗灭世狂人》、真人版电影《驯龙高手》、《碟中谍 8》等海外作品确认引进内地
5️⃣《东四十条》于 4 月 8 日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
6️⃣ 东野圭吾作品《祈念守护人》动画电影化,2026 年上映
7️⃣《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四季官宣:5 月 15 日登陆 Netflix
🍿 精彩预告
1️⃣ 孤独的美食家 剧场版 / 4 月 18 日 / 内地
2️⃣ 触碰你 / 4 月 19 日 / 内地
3️⃣ 雷霆特攻队* / 4 月 30 日 / 内地
4️⃣ 寻秘不老泉 / 5 月 23 日 / Apple TV+
5️⃣ 灵笼 第二季 / 5 月 23 日 / Bilibili
6️⃣ 飞哥与小佛 第五季 / 6 月 5 日 / Disney+
7️⃣ 功夫梦:融合之道 / 今夏 / 北美
8️⃣ 8 番出口 / 8 月 29 日 / 日本
9️⃣ 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 9 月 / 美国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
🔟 惊天魔盗团 3 / 11 月 14 日 / 美国
1️⃣1️⃣ 蜘蛛侠:超越宇宙 / 2027 年 6 月 4 日 / 北美
🧑💻 影音闲谈
• HOPICO:90% 的人在电视里听过的 BGM,今天终于知道歌名了
• GCORES:仓促而暧昧 |《莉兹与青鸟》的青春感
• Music Paper:地磁卡 | 我在 1974 年发了一张灵魂乐专辑
• 发达星期四:抛开偏见,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好音乐吗?!
• 返校日_RiotInSchool:和中国后朋克的「半壁江山」聊一聊
• 切片计划:当你爱上一张海报,你已经爱上了这部电影
• HOPICO:他拿下了华语年度最佳专辑!丨HMA颁奖典礼
• 音乐灵感 LIVE:YOASOBI 中国巡演后的独家心声大揭秘
• REANALOG:浪漫春天半小时从巴西律动到 City Pop 丝滑黑胶 Mix · Mellow Mood · Spring · Imaginação
• 剧场:声音碎片2024「直到长出青苔」限定专场回顾
🎬 书接 上一期,继续聊聊我今年看过的电影。在妇女节的三月,看了不少女性为主角的电影。首先是《某种物质》,它今年出现在各大奖项的预选名单上,让人不得不好奇究竟有多么血腥和大尺度
剧情新颖又俗套,不甘于青春老去的女明星,通过使用科技药物试图战胜容貌焦虑,让一个年轻鲜活的自己从自己的身体里「破茧而出」。大为震惊的同时,年轻版的女主从欣喜到崭露头角再到贪得无厌,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真实的一面。青春不再来,一切皆有代价
结尾的场面让我一度觉得无法接受,同时又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讽刺意味,这样的大尺度或许也是频频拿奖的原因,好久没有看到如此敢拍的电影了。有许多人觉得电影在「物化女性」,而我认为宣扬平权的方式有很多,像《好东西》一样宣扬美好与进步是一种,像《某种物质》一样把丑陋刻画到极致则是另一种
《隔壁房间》则刻画了一位患癌中年女士最后的人生时光,阿莫多瓦对色彩的运用依然让人拍案叫绝,室内的装潢、演员多彩的服饰,很难让人联想到死亡。一位作家和一位战地记者多年后相见,前者发现后者已时日无多,于是共同前往林间别墅修养
在好友的视角中,女主曾经有几次想要寻求安乐死,她怀着紧张的心情推开门后,发现一切安然无恙。最终女主选择穿着和躺椅一样颜色的衣服,安详地离世,让我想到前几个月去世的琼瑶。能够选择有尊严地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隔壁房间》告诉我们,它不但会折磨着亲友的神经,更需要不菲的资金和坚定的意志
最后时刻,编剧交代了女主的女儿以及单亲妈妈的事实,逃离母亲最终又不得不回来告别。即便阿莫多瓦的笔下尽是这样的母女,电影想要表达的是:性爱是抵死的良药,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又看了《黑箱日记》,这部纪录片给我很深的震撼。影片刻画了处于强奸案风口浪尖的女性当事人伊藤诗织,在几年打官司中的内心世界。从愤怒、无助到坚决出击再到内心挣扎、情绪崩溃,最终迎来了漫长的审判结果和 HE。摄像机详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那些情绪是如此真实,像海浪一样拍打过来,令人窒息
看到结尾不禁为之动容,真是太不容易了,公众舆论、几位证人和伊藤诗织的坚持,共同促进了这场胜诉。面对父权法律,纪录片认为新闻学就是监督力,它不高举女性主义的大旗,但带来的进步和平权是切实的。这是个体的胜利,也唤起了公众对于强奸受害者的关注和支持
《初步举证》的女主同样是强奸受害者,她曾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女律师,很享受通过法律为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快感。直到自己成为了受害者,发现赢得胜诉却举步维艰,才开始思考之前引以为傲的职业是否让一些真正地人渣逃避了法律的制裁,进一步对现有的司法产生了质疑
在舞台上,朱迪·科默奉献了精彩的独角戏,密集的台词像子弹一般射来,稍有走神就跟不上节奏。她一边念台词,一边快速更换服饰和现场道具,可以说把独立女性、坚毅律师、悲愤的受害人、需要妈妈鼓励的女儿这几个角色扮演地出神入化
不再沉默、司法公正、为强奸案制定更加合适的法律,都是两部电影所倡导和追求的。但事实上许多的地区和人们离它还很遥远,比如之前的弦子案,我们似乎永远不会知道真相究竟是怎样的了,只能选择相信某一方。这样的电影当然是有意义的,至少给了人一些希望,即便它是浮在半空的
最后想要聊聊《还有明天》,它也是今年最广受好评的一部女性电影。黑白色的意大利,传统的思想观念,被禁锢的家庭女性,有日常生活也有关乎到下一代的大事件。当家暴成为慢动作歌舞,当女主说出还能逃去哪里,当女儿觉得自己窝囊而不理解,留给她的唯一一条路似乎就是逃离这个家庭
但导演没有这么拍,而是加入了更为夸张的爆炸以及结尾的「首次女性可参加的政治投票」,可以理解但观感上大打折扣。从更为长远的平权运动来看,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但结合女主本就艰难的处境,这番操作让人大失所望。她回家究竟会遇到怎样的疾风暴雨?难道投票就可以让这个父权家庭相敬如宾了吗?正如我一直认为的,少沉醉于一些宏大叙事,多关心自身的处境和利益,先活出质量,才能谈理想
本期就几部女性为主的电影,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浅见,欢迎共同交流。女性电影当然不止女性可以发表观点、建议和批评,否则很难谈得上平权和相互尊重。个人比较反感「男的不懂女的」这样的靶子,希望真正的女性主义带来是社会的进步,而不是男女之间无休止的对立。真诚和沟通永远是一剂良药,就像女性电影最终也会带来一些共识和精神力量。在这个愈发保守的时代,我为自己拥有一些真正的女性好朋友而感到幸运
💿 最后,明天就是世界唱片店日(Record Store Day)了,今年自己因为在音乐节「接收宇宙信号」再度无缘,希望大家在当地找到组织、玩得开心!
信息来源:TG频道@Newlearner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