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最近很火的邀请制内测浏览器 Dia

Twitter | 小红书

Dia 浏览器由 Browser Company 出品,这家公司也开发了 Arc。

* Features*

  • 主页设有 AI 搜索框,具备类似 ChatGPT 的能力,支持语音输入。支持大语言模型问答与联网搜索。用户可上传文件,或使用其他标签页中的内容作为输入信息。
  • 侧栏或者悬浮栏与 AI 进行对话。可以用来总结网页,帮助写作
  • 智能 URL 展示,例如 https://www.notion.so/homeless20/Dia-1c484df5d6ec8008ac42ceb0746fa 会展示为 notion.so/Dia

* 它可以替代软件内置的 AI 吗?*

应该不能。软件内置的 AI 能够调用用户的云端数据库作为上下文,例如 Notion 的 AI 就能利用用户的全部笔记内容进行推理和生成。这类深度集成是浏览器难以实现的。
此外,内置 AI 与软件本身的功能结合更紧密,能支持更多定制化的工作流。这种层级的协同与数据权限,浏览器很难触及,也很难替代。

❔ 它可以替代浏览器 AI 插件吗?

Monica 当前的功能比 Dia 更丰富,支持 Agent,不同模型,悬浮工具栏。但通过将 AI 插件与浏览器深度整合,Dia 能为用户带来更统一的视觉体验。在功能层面是否能超越 Monica 还不好说,毕竟 Chrome 插件也能读取页面信息,甚至修改鼠标高亮的文字。
不过,有些 AI 与浏览器结合的能力,是插件难以实现的,例如:
– 自动执行浏览器操作任务。SimularBrowser 尝试过,但目前体验不佳,速度也偏慢。
– 用 AI 对网页的内容、元素和布局进行重排。
– 将多个网站内容 Remix 成一个全新页面。
– 允许用户选择浏览历史作为大语言模型的上下文输入。
这些能力若能实现,将是插件难以企及的差异化优势。

💲 浏览器的商业化之路还得靠 AI?

最后聊聊商业化的可能性。ARC 至今尚未明确商业化路径。早前在推出 Arc Boost 时,曾向用户征询对订阅制的看法。如今推出了全新的 AI 浏览器,或许更有机会走通订阅模式,成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订阅制浏览器。毕竟,大多数具备 AI 功能的产品,如 Cursor,最终都选择了订阅制作为主要的商业模式,用户付费意愿也比较高。

信息来源:TG频道@NewlearnerChannel

Avatar photo

By Tony

Share via
Copy link